当前位置: 首页 > 休闲 >
全球速递!美债违约危机:其实是场“白天鹅事件”
2023-05-04 20:48:42   来源:环球资讯广播

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日前致信国会众议院议长麦卡锡警告称,基于目前的数据判断,如果国会无法在6月之前提高债务上限或者暂停设置债务上限,美国最早将于6月1日出现史上首次债务违约。

《纽约时报》报道截图(题图为耶伦)

就在耶伦发声后几小时,美国总统拜登邀请国会高层人士参加定于5月9日召开的债务上限问题会议,共同为避免美国债务违约“想办法”。


【资料图】

据美媒透露,参议院少数党领袖麦康奈尔、众议院议长麦卡锡等共和党高层人士已经接受了拜登的邀请。

雅虎新闻报道截图

不过,鉴于国会两党针锋相对,美国这次债务上限危机能否再次绝处逢生还不得而知。

而经济学家已多次警告,如果美国不能提高债务上限,由此引发的债务违约将使全球陷入金融危机。

“这次情况不太一样”

所谓“债务上限”,是美国国会为联邦政府设定的、为履行已产生的支付义务而举债的最高额度,触及这条“红线”意味着美国财政部借款授权用尽,无权再发新债。

而随着美国政府举债规模越来越大、美国政治越来越趋向两极分化,这一原本旨在强化财政纪律、控制债务规模的政策工具也演化成了彻头彻尾的党争工具。

历史上,为避免债务违约,美国国会曾近百次提高债务上限。最近一次是在2021年,债务上限被提高到了31.4万亿美元。

但到了今年1月,这个上限眼看又“过时”了。为了防止政府停摆和债务违约,美国财政部只能采取“非常规措施”继续履行支付义务,但这些措施预计只能撑到6月初。

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截图

从过往经验看,两党往往要讨价还价到最后一刻,才会就债务上限问题达成某种妥协。这也是美国近些年屡屡突破债务上限、却总能最终转危为安的原因。

只是,这次的两党博弈过程恐怕会较以往“难看”得多。

目前的美国国会两院由两党分别把持。

上月26日,共和党控制的众议院通过了一项所谓《限制、节约、增长法案》,把美国政府合法的债务上限提高1.5万亿美元,但前提是大幅削减联邦政府开支。

而民主党则坚持,提高债务上限不得附加任何条件。共和党的法案在民主党人占优势的参议院不会有通过的机会。

美国《新闻周刊》:参议院民主党领袖查克·舒默回应称,共和党提出的债务上限法案在参议院“入院即死”(DOA)。(题图为查克·舒默)

随着美国2024年大选已吹响号角,两党利用债务上限等各种筹码互相角力不仅已成常态,而且只会愈加白热化。

正如美国阿克西奥斯新闻网总编辑贾维尔·大卫所警告的,这次债务上限之争或许不会顺利收场,因为今年的情况更加复杂:“国会严重两极分化,民主和共和两党都不愿妥协……这种互不相让的结果就是任何法案都很难取得进展。”

贾维尔·大卫(图自阿克西奥斯新闻网)

就算最终达成协议,可能也晚了

早在几个月前,美国财长耶伦就在电视节目中警告,美国的债务违约将引发多重灾难。

“大批美国人会失业,他们的借贷成本肯定也会上升”,“债务违约会导致美国经济衰退,并可能导致全球金融危机”,“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作用肯定会被削弱”。

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截图

作为全球最抢手的投资资产,美债迄今为止确实还没有过违约记录,但即使是“极度接近违约”,也会付出“真正的代价”。

有媒体以2011年的例子说明,当时奥巴马政府与国会共和党人之间围绕债务上限发生激烈争斗,虽然最终美国并未违约,但评级机构标准普尔仍下调了美国政府信用评级,引发全球市场动荡。

由于接近违约导致的不确定性,投资者纷纷要求美国政府以更高利率向他们偿还债务,导致当年美国财政部的借款成本至少增加了13亿美元。

分析人士预计,今年有关这一问题的两党争斗将使金融市场再次紧张不安。

英国广播公司报道截图

在美国智库—两党政策研究中心预算分析师沙伊·阿卡巴斯看来,美国又一次面临债务违约风险“与被视为金融体系压舱石的美国国家地位不相称,只会给已经摇摆不定的经济增添更多不确定性”。

沙伊·阿卡巴斯(图自网络)

不少分析都认为,美国债务违约有可能成为今年影响全球经济的“黑天鹅事件”。

而路透社的最新评论文章则用“白天鹅事件”来形容美国可能出现的债务违约风险,因为这一灾难“完全可预测、且发生得非常频繁”。

文章进一步认为,即便美国两党最终能够达成提高债务上限的协议,可能也不足以化解危机,因为“长时间的拖延会让市场陷入恐慌,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新的震荡,并在拜登刚刚开始争取竞选连任时让他的努力功亏一篑”。

路透社报道截图

素材来源丨环球资讯广播《环球深观察》

记者丨李皓

编辑丨邵一平 林维

签审丨侯晨 王坚

监制丨关娟娟

X 关闭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大河生活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2022245号-75   联系邮箱:435 226 40@qq.com